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福澤式馬拉松訓練

 

福澤式馬拉松:

這邊節錄他的破3小時30分的每周標準訓練課表如下:

星期一 休息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我對於我的五官最不滿意的就是牙齒, 簡單的說就是 "戽斗" + "排列不整",
但是父母也沒特別注意, 個人一直想要進行這件事,
長大後終於自己和老婆都去進行齒列矯正.

所以當小朋友開始長牙, 我就開始注意到, 但是遺傳基因太強大, 所以他真的是戽斗 (地包天)
透過網路和朋友的關鍵字, 我知道不一定要到高中以上才可以開始矯正.

所以我們找到了我和老婆的矯正醫師 - 陳彥良醫師, 目標是諮詢兒童矯正, 而我個人要問的是" MRC 矯正"
  

說明來意後, 小朋友拍了正面 + 側面 + 全口 X光, 果然....

真的耶,可以看到還在隱藏的恆牙在臉頰中耶,很怪異吧!

"這小孩算是很嚴重的那一種!",
"醫生, 我知道, 他的門牙無法接觸, 所以吃麵無法咬斷"

簡單的說, 上顎不夠 + 下巴太長, 目測上下門牙大概咬緊還相隔 5mm 以上.
"醫生, 我知道, 所以才來找你" (我們兩夫妻很了解他的溝通模式).
"醫生, 這個 MRC 是不是合適, 還是有其他方式?"

我歸納陳醫師的說明,
1. 所有小朋友的恆齒都比乳牙大顆, 而現在小孩的牙槽都越來越小, 所以就會開始擠 (有一說法是, 現在的飲食習慣造成)
2. 可以不理他, 讓他的牙齒自由發展, 成人以後 : 切下巴後移 + 拔牙 + 齒列矯正
3. 戽斗在某些理論上是物競天擇, 某些人種和兇猛的動物都是下顎比較強壯, 但是還是注意起碼上下門牙要咬到
4. 最合適的方式, 進行相關的程序, 控制(或是抑制)下巴的生長, 加上顎骨頭的向前生長
  
所以結論是:
1. 目標是先把上下排牙齒的空間都擴大讓恆牙成長
2. 會上 MRC 和搭配的方式, 現在就可以開始執行
3. 到最後不一定可以"上門牙超過下門牙在前面", 可能最後還是需要矯正
4. 要讓小朋友習慣咬 MRC, 白天 1~2小時, 然後再咬著睡覺
5. 最後一個最重要 : "這小孩要一路跟陳醫生到18歲", 原因是要持續控制與調整

下一篇再來示意一下何謂 MRC? 還有長大後有甚麼潛在的問題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次

今天要開始拍照了

好笑又很可愛的兒子是個怪小孩,

從以前到現在看牙醫都很興奮!  

主要是拍正面 側面 還有牙齒上下,最後就印牙齒模型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老機器來實作 Mono Mono

常見的mono-mono是用在後級, 也就是兩台後級, 一聲道一台.

mono-mono理想上的好處是兩聲道沒有干擾. 一個聲道該有的音樂訊號確實地從那一聲道出來不會影響另一聲道, 達到最好的分離度. 聽感上的層次與分離度理想上應該也較佳

 

未提供相片說明。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想試紅酒燉牛肉, 但很害怕小人排斥這種味道,

參考了網路上兩大名廚,

https://www.facebook.com/148985881781429/posts/3365732920106693/?vh=e&d=n

文章標籤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入水手由八點半方向高肘到六點方向,手略往下划到垂直六點,軌道要寬

2.手自然漂到口袋位置,離開大腿,高度不可超過大腿身體,外翻(接力棒)

3.手肘畫半圓,拉水面,頂肘,眼睛與額頭之間入水

4.入水轉成手離水面15公分(同時另ㄧ手執行1動作),轉髖,手因為轉身,由九點轉形成八點半位置

換氣:在1動作時轉頭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趴平游泳, 之前要側身多, 是要感覺身體由臗帶動, 但會造成太側身, 手太前面

*趴平一點, 由手和胸口去感覺漂, 手伸直但不會太往前, 手伸直和腿打直

*右手直, 左手入水時, 左髖帶動右手肘往外頂, 右手進行手肘抱水(抱球), 此時手掌不用力, 也沒有往後拉的感覺, 雙手轉成大猩猩狀, 由胸和雙手支撐浮力

*髖繼續轉, 發勁, 自然雙手往前往後, 左手目標伸直(或約8點方向), 右手往後推, 推到4~5點方向, 拇指外翻, 定住漂浮; 此時, 左腿在上, 左手+胸+腋下+左腿 支撐浮力

*換氣, 上面動作如果熟悉, 頭應該離水面很近; 轉髖 + 左手入水 +右手開始抱球 + 開始轉頭看著球中心; 持續動作, 因為轉髖+另一方二拍翹屁股, 下半身浮; 因為抱水與轉動時胸口支撐, 所以上半身漂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較理想的做法是「高肘抱水」(如圖),手掌入水之後,肩膀到手肘(大臂)不動,手肘以下透過一個「抱水」的動作,將手掌划到手肘下方(屈臂抱水)。此時並非划手的主要推進期,只是推水的準備動作,所以不需太用力。如果看以上文字很難理解,你只要想像抱著瑜珈抗力球的動作即可。

0422燿宇防寒衣的游法7

【圖】「高肘抱水」及推水的動作示意圖。(圖片來源:Swimming fastest)

0422燿宇拚2

【圖】藉由抱著瑜珈抗力球的動作,體會「高肘抱水」的動作。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右手伸直 水下15-20公分 左肩露出 身體多轉 右手自然多向前 手指45度下垂

高肘啓動是手肘往外翻  同時會帶動壓肩 保持手肘外翻直到右手成垂直 然後夾緊腋下同時手肘打直並外翻拇指 右手再走不超過45度

手肘畫圈提高 手指滑水面 頂手肘拉緊背 重心往前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右手入水後,往外開,打直,保持水平,約離水面15-20公分,skating漂浮

另一手開始離開水面三角型,手肘往前頂和身體翻轉,右手會因身體轉動與重心改變,而約略往下,右手和腋下支撐重量;

左手肘入水面同時大猩猩兩手,開始頂屁股與轉肩

上述三點,會讓身體平而且靠近水面

右手上臂夾緊,姆指往外翻,盡量保持口袋位置甚至更下方,方便換氣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 : 頭不是往下, 往45度前看

胸 : 微挺胸, 重心在胸口->右胸-> 右腋下 -> 右胸 -> 胸口 -> 反之亦然

手 : 手不要碰大腿-> 接力棒往外翻 -> 不要高於大腿 (手在下方一點, 下半身容易浮) -> 壓肩 (就是夾緊腋下) -> 手肘與肩頭帶 -> 小臂放鬆-> 手指在水面划 -> 腰到後肩胛骨拉緊 入水 -> 往外往下45度 (整個手好像大蜘蛛的腳, 開開的; 又像蝶式雙手的半邊)

高肘抱水 : 兩手約在同一時間與頭(眼)在同一平線 (大猩猩狀), 雙手以手肘與肩頭為主, 進行離身體最遠的直立划圈圈 (小臂放鬆-> 手指在水面划)

Skating : 左手入水後, 身體拉直, 左腳伸直, 三部位一體, 承受浮力, 重心在左胸與腋下; 同時兩腳交叉, 右腳在下, 左腳為在上(也可說在右腳的後面, 預備左腳啟動二拍打水), 兩腳均為伸直狀態, 兩腳大腿碰觸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N8dMIFL7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N8dMIFL78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8/28 補充
 
游完一定距離後, 你的肌肉是那裏酸?
給個提示, 你看看奧運金牌選手的肌肉  Michael Fred Phelps  菲爾普斯 的正面與背面
你會發現,  手臂沒有特別粗大, 倒是胸肌與背肌很精實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備:左手臂高舉拉直、緊貼耳朵,全身挺直,雙足著地。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側游 45度: 一手在鎖骨與頭之間, 一手在肩頭上(冒出水面上會有感覺)

側游 90度 : 上面的肩頭要超過下面的肩頭, 使保持重心在前半部, 下半身才不會下沉

 

綁帶在大腿膝上10cm, 腳不動, 蹬牆滑出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夾浮板 練手 記得水上的肩頭超越水下 浮力身體平衡

2.束帶在膝蓋上10公分 右手入水轉胯 挺左屁股 包持身體不下沉

3.結合兩者 束在腳踝位置 用大腿帶動 蹬時挺屁股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玩喇叭和擴大機時, 以前都不會想到要如何推.

但是這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喇叭的阻抗會隨著交流頻率改變而改變。 用平均狀態來看只能當做參考,雖然有參考總比沒有好。

 

如果擴綜機跟喇叭阻抗沒配好的話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二拍打水

 

腳不動如何盡量不下沉:   http://blog.xuite.net/heavenweaver/twblog/104976036  出處

傳統的自由式教你拼命打水來對抗重力讓下半身浮起來並產生向前的推進力。全浸選擇與重力合作並利用重力,透過出水回臂的手來調整身體的重心,高肘回臂時重心沿身體軸線從下半身移動到頭胸段(下半身自然浮起來)。
當上側的手正好回臂到Trigger Position時身體重心的平衡已達臨界點(超過則頭重腳輕, 應該是背肌拉緊 ),立即轉臀發力帶動上身與肩膀,釋放木偶般懸吊的手臂以手腕延伸直線方向朝前下方最適當位置做魚叉穿刺,瞬間引發身體重心向前下傾斜使身體獲得向前推進的動量(重力位能轉換為動能)。此外手在水中為身體開道(並控制身體在水中滑行的深度),帶有前進動能的身體筆直地像魚叉一樣(呈最小水阻的流線型)滑溜地通過手所開的水洞。另外一隻原先在前面抓水的手也扮演著穩定身體平衡(定錨)、控制身體重心的主要角色以及向後推水的附帶功能(與其說推水倒不如說是配合身體重心改變所做的回饋式補償,讓身體上半部頭胸段向前衝而不是持續向下沉)。

你身體下沉的也是重力(一般常態是下半部先下沉,身體往後傾斜),若你運用得當,利用重力可以讓你身體向前推進(讓上半部先下沉,身體向前傾斜的趨勢)。要精準控制重力(位能)就必須先要掌握身體在水中的平衡(位能與高低有關),能夠利用頭(不要抬高讓水自然支撐)與手臂(高肘回臂)來移動身體的重心(前後與高低)。由於有外力的加入來產生推進力,所以你就不必再用傳統自由式的力量來打水與推水(可以輕鬆省力),就節省身體能量(節約能量消耗)而言,全浸游泳確實有它獨到的優點。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習大猩猩

練習前手碰水中椅子

 

划手轉動身體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上操作

1. 前弓後箭, 後箭之同方向手(另一手在前滑行勢, 重心在這手) :  開始離開身體 30 ~ 45度, 手打直往後往上飄, 但不離開水面 (往後伸直, 身體不會沉)

2. 前臂與手腕放鬆往下, 手心往後

3.1 已側身, 上臂用力(或是肩頭帶動畫圓), 畫半圓往前, 手往兩邊最寬化, 前臂自然下垂, 以手肘超過耳朵, 肩頭超過水下肩頭, 直到上臂與身體 135度,  後肩直到腰部拉緊, 停頓點, 轉髖往下轉, 轉髖產生慣性動力

Uncle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